|
五月,又到了馬鈴薯收獲的季節(jié)。在龍陵縣龍新鄉(xiāng)勐冒社區(qū)坪子組的黑土地里,早已是一派豐收忙碌的景象。
近日,龍陵縣農業(yè)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走進勐冒社區(qū)馬鈴薯試驗基地,只見密密麻麻的馬鈴薯花在田間搖曳著粉白的“笑臉”。龍陵縣農業(yè)技術推廣中心專家楊新才老師手握卷尺,對出土的馬鈴薯數據進行詳細地測量登記并說道:“今年,我們共試驗種植了七個馬鈴薯品種,設‘三次三重復’,最大的馬鈴薯重達0.53kg、長16cm、寬10cm,所有試驗品種產量都超過當地馬鈴薯產量,且品質好、口感佳、商品率較高,品種試驗成果顯現。”
據悉,通過本次試驗對比,新引進品種產量前兩名為D23和E15—30,其中D23產量為3706.02kg/畝,E15—30產量3676.14kg/畝。本次試驗成果為多年來種植的青薯9號選出了“接班”品種,也為下一步良種推廣奠定了良好基礎。
聲明:以上文章來源保山新聞網,如涉版權,請通知0537-3163976刪除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