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種子是農業(yè)的芯片。在馬鈴薯育種領域,“中國薯都”烏蘭察布有著深厚的底蘊。歷史上,我國第一個馬鈴薯原種場、第一個種薯脫毒實驗、第一個標準脫毒苗組培室,都誕生在烏蘭察布。
中加公司是農業(yè)產業(yè)化國家良種繁育基地,承擔著國家良種繁育基地示范項目,2023年種薯繁育面積達1.5萬畝,生產合格種薯4萬多噸。
“這個叫原原種,是馬鈴薯最初的種子。”跟隨著中加公司副總經理劉廣晶,記者走進品種選育科研溫室。劉廣晶指著拇指大小的“小土豆”,如數家珍般地告訴記者:“這個是中加7號,今年,這品種在自治區(qū)推廣面積達到了10.4萬畝,正在準備申報自治區(qū)500萬獎勵。而這兩個品種是中加10號和中加11號,這兩個品種都是高淀粉型品種,淀粉含量達20%至24%。這兩個品種采用常規(guī)雜交育種的方法,歷經8年,在多個氣候類型區(qū)試驗表現出高產高淀粉。這兩個品種的成功選育,有力解決了淀粉工業(yè)無加工專用薯可用的問題。”
推動馬鈴薯產業(yè)發(fā)展走上“快車道”,馬鈴薯種薯繁育體系是至關重要的一環(huán),而中加公司就是其中的縮影。近年來,我市著力推動馬鈴薯品種選育,集中力量選育登記淀粉含量高、適合機械化、抗旱抗病毒性強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用新品種;不斷提高種薯繁育能力,創(chuàng)建馬鈴薯“種子工廠”,推進察右前旗、四子王旗、商都縣國家區(qū)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。
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全市良種繁育基地面積穩(wěn)定在40萬畝,現有種薯企業(yè)16家,組培室面積9.96萬平方米、網室面積4146畝、氣霧培面積123畝,年脫毒苗生產能力10億株、原原種生產能力20億粒,脫毒種薯覆蓋率達到100%。積極選育推廣馬鈴薯優(yōu)質高產品種,打造“看禾選種”平臺2處,展示面積250畝,展示品種56個。
聲明:以上文章來源澎湃新聞,如涉版權,請通知0537-3163976刪除。
|